当前位置: 优秀资源网 > 故事 > 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

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

故事 2025-02-28 21:10:22 人气:1825

故事频道小编Black灬Love给大家整理了《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的经典故事,这篇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共有757字,是一篇很优秀的原创故事,这篇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很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

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

【成语】: 拔苗助长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ya)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这部书中有个故事十分有名:

在古代宋国(今商丘),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像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可不过三天秧苗全都死了。

孟轲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原文注释】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茫茫然:疲倦的样子或疲劳的样子。

谓:对……说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枯干。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耘苗:给苗锄草

非徒:非但。徒,只是。

益:好处。

寡 :很少人

助:帮助

【原文今译】

宋国有个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的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反而坏事。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故事《拔苗助长的成语典故》还未收到评论

最近更新

小数点的故事20个

09-17 16:16

蚂蚁士兵的睡前故事(精选9篇)

09-17 16:15

不落窠臼成语故事

09-17 16:15

望梅止渴的故事

09-17 16:15

历史上感人的爱情故事11个

09-17 16:14

一段爱情往事故事(精选11则)

09-17 16:14

很感人的爱情故事(精选40篇)

09-17 16:14

童心童话故事

09-17 16:13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