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资源网 > 诗词 > 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

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

诗词 2025-04-09 07:03:45 人气:998

诗词频道小编欲与妄想给大家整理了《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的经典诗词,这篇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共有588字,是一篇很优秀的原创诗词,这篇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很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

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原文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译文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赏析

本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诗词《爱国诗歌——《八月十五夜月(其二)》》还未收到评论

最近更新

有关写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09-17 13:03

赞美诗歌

09-17 13:03

赞美春天诗歌(精选20首)

09-17 12:59

赞美学校的诗歌(通用15首)

09-17 12:59

赞美老师的小学诗歌(通用10首)

09-17 12:59

中秋节的古诗精选30首

09-17 12:59

九月九日望乡台

06-22 12:49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06-22 12:47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